铁岭空巢村调查引热议背后:有地方农村多是五六十岁中老年人,更多人为子女教育搬离

近日,“铁岭发布”公众号公布的一篇调研报告《关于加强“空巢村”基层治理的调查与思考》引发热议。该报告提到,调研涉及3个乡镇3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流失普遍比较严重,常住人口占比不足户籍人口的40%。

日前,制作该报告的铁岭市清河区一位农村工作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报告基本反映当地情况,空巢原因一部分是外出打工,另一部分是进城买房。当地这些年重点关注空巢下老人养老、儿童教育问题,并通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保证农业生产。

在记者的采访中,安徽、山东、黑龙江等多地基层干部表示,本地农村空巢率同样严峻,但主要为空巢老人,空巢儿童数量在下降。有专家认为,农村空巢老人变多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农村老人养老相关工作。

当地回应:

调研过程中有进入村落实地调研

当地老人生活有保障

红星新闻了解到,这份调研报告为铁岭市“红船杯”县(市)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大赛的优秀咨政调研报告。该赛事于七月份启动,比赛目的为“全面检验和提升县(市)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种必备能力”。

近期,“铁岭发布”公众号正在发布其中的优秀作品,内容涵盖乡村振兴、土地流转等,空巢村报告就是其中之一。但在空巢村报告引发热议后,这些报告在该公众号上已无法再看到。

相关报告此前截图

空巢村的调研报告作者为“铁岭清河区事业代表队”,报告中提到,调研涉及3个乡镇3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常住人口占比不足户籍人口的40%。

9月24日,铁岭市清河区一位农业农村相关的负责人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空巢问题一直普遍存在,这次的调研也是基层关注到这一现象做的针对性研究,在调研过程中,有进入这些乡镇、村落做实地调研,也有找农业相关部门要一些参考数据,他本人认为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该负责人表示,当地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为此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做好粮食保障,保证没有一亩土地荒漠化和闲置,所有土地都在进行粮食生产。在解决劳动力缺少下“土地谁来种”的问题上,他们采取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农民可以把无力打理的耕地交给合作社统一耕种,收获的粮食都是自己的,只需要支付很少的服务费用。当地也在推进土地流转;推行归雁计划,吸引大学生、年轻人返乡创业;针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等。

另一方面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保障。该负责人表示,可保证本地“没有住不上房的、吃不上饭的、穿不上衣的、上不起学的、就不了医的”。乡镇一级都有幼儿园、小学,距离远的家庭有校车接送。“当然,乡镇学校教育水平肯定不如市里,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孩子读更好的学校,搬到市里买房定居,进城生活了。”

该负责人介绍,当地目前空巢村的成因中,除了传统的外出打工,为了子女教育进城的农民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特别是新结婚的年轻人。

《2023年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5.4万人,乡村人口157万人,占57.0%。根据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23年末常住人口226.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7.1万人,占42.9%。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铁岭2023年末乡村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约62%。

空巢村报告引发关注后,很多铁岭人在评论中感慨本地空巢化被关注到。一名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的铁岭人告诉红星新闻,这篇报告很真实,当地村里年轻人很少,大多都在外地打工,甚至连市区年轻人都不是很多。

一位老家是铁岭市昌图县某农村、目前在铁岭工作的女士说,她家所在的村组户籍人口一百多人,留在村里的只有四五十人,不足一半,基本都是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

这位女士表示,离开村子的人一部分是像她一样读书留在外地或者在外地打工,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结婚后在县城买房定居,因为“村里学校合并了很多,上学不方便,学校也不如县里、市里的好”。因子女教育进城买房定居的人,在离开村里的人中占比超过2/3。不过,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农忙时没有人,只能雇人干活,“但雇来的还是五六十岁的”。

空巢村观察:

招工招不到“五十多岁的年轻人”

空巢化趋势如何逆转

农村空巢化的现象并不只发生在东北。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比重仍在提高。2020年,从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为2.49亿人,较2010年增加1.06亿人。这10年间增加了1亿人。

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15岁-39岁的年轻人常住在乡村的比例低于30%。

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21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提到,与子女同住的农村老人占比45.4%,半数以上老人处于空巢状态。

2024年春节微博家乡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有30%的调查对象反映所在自然村为高度空心化的状态,44%的调查对象反映所在自然村为中度空心化的态势,高度空心化和中度空心化的村庄占比高达73.8%。

山东省滨州市一名乡镇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地的空巢率与铁岭报告中情况大致类似,不过没有90%这种极端现象。村里年轻人很少,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乡镇干部日常服务的对象,也都是这些老人。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年轻劳动力很少,村里的工厂招工时,也很难招到他这种“五十多岁的年轻人”。

该乡镇干部认为,空巢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乡村提供不了这么多就业机会。但相比于国内其他地方,他们的空巢村属于“半空巢”,得益于当地工业比较发达,离开村子的村民大多是在县城和镇上工作、买房定居,年轻人返乡和老人进城都比较方便,其他空巢村带来的养老、孤独等问题在当地并不棘手。

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祥和村党支部书记陈晨表示,他们村人口有七千多,空巢老人有两千多,村里常住人口大约三千人。村里主要是老人和小孩,这些年来,小孩数量也已经明显减少。不在村里生活的村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外出打工,一类是在县城买房,他们大约各占一半。在县城买房的村民,主要是为了结婚和子女教育,村里的学校一直在合并,上学很不方便。

陈晨提到,针对村里都是老人的状况,他们村医疗室每周都要走一遍,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给每个老人建立一个档案,记录他们慢性病、吃药等情况,每年还会组织三四次义诊、检查。此前镇上组织过老年助餐点,建了几个食堂供老人就餐,但后来进展不顺利,主要是腿脚不便的老人走过去吃饭的意愿不高。“最关键的还是把医疗做好,其他生活、精神上的帮助,后面再慢慢跟上。”

祥和村工作人员去老人家里走访

据陈晨观察,近年来,当地的空巢化有减少的趋势。“很多人从大城市返回县城工作,下班后返回村里居住。如果能把村里的教育做好,回来的人肯定还会更多。”

专家观点:

农村空巢化趋势很难改变

要做好农村养老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农村空巢化是全国各地都在发生的现象,这个趋势很难改变。

他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需要进城获得工作机会,这种趋势不会改变。随着政策保障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着父母进城生活、接受教育,留守儿童在明显减少,但把老人接到城市的成本很高,老年人很多也不愿意进城生活,结果就是农村老人越来越多。

据悉,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吸引农民工返乡活动、发展乡村旅游等,努力把人吸引回来。对此,汪三贵认为,乡村很难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乡村旅游也需要先天资源,大部分乡村都无法避开城市化、乡村空巢的趋势。

汪三贵表示,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空巢下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民政部多次发文谈到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关注。

“未来农村要建立一种成本可负担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加上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来解决。”汪三贵认为,要大力发展农村养老,国家和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费用,用社会化服务来解决很多家庭养老的困境。比如,村里可以建设养老设施,设置公益岗位提供养老服务,建立爱心食堂等,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刘亚洲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