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严重过剩,餐饮业的内卷才刚刚开始
门店严重过剩,餐饮业的内卷才刚刚开始
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的市场表现让无数从业者措手不及。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市场整体下滑了30%-35%,某些品类的降幅甚至超过了50%。就连一直被视为刚需的快餐,业绩也下降了超过25%。本应是夏日旺季的时期,市场热度却彻底消失,降势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很多从业者对此充满了疑惑:餐饮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门店严重过剩,餐饮业的内卷才刚刚开始
越来越多的同行在私下询问我关于市场下滑的原因,伴随着一波集体焦虑和恐慌,今天我想借此文章,系统地阐述我对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的走势看法,并分享我对未来市场局势的判断。
一、经济单边增长阶段结束,过去的商业逻辑失效,餐饮行业的红利期已然终结,行业竞争内卷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餐饮业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掩盖了很多问题,但如今,这些问题逐渐显现。当下的困境是多年来恶性循环的结果。
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批从业者涌入餐饮行业,餐饮业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许多原本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纷纷涌入餐饮业,这将进一步加剧餐饮老板们面临的竞争压力。
三、许多餐饮品牌并无长期价值,被淘汰的风险极大。
不论表面上这些品牌赚了多少钱,很多实际上都是“无价值品牌”,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四、全国的餐厅数量已超过900万家,供过于求的现象严重。
现有的餐饮需求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餐厅数量。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预计下半年的餐厅倒闭率将持续攀升,全年闭店数大概率会超过200万家。
五、挑战将持续,优秀的从业者会看到危机中的机会,逆势突围,而那些无法适应的则可能被市场淘汰。
为了避免犯片面错误,接下来我将从六个层面对餐饮行业进行逐层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与数据来进一步探讨。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的单边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3679亿元增长至如今的80万亿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从人均171元增至2597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从1559亿元飙升至36.6万亿,其中餐饮收入从50亿元跃升至超过4万亿元。餐饮行业也借此东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曾经那些屡试不爽的商业逻辑开始逐渐失效。如今,国内经济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变化,餐饮经营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大量人力资源的再配置。制造业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后,低端制造业因成本优势消失而逐渐失去竞争力。很多被迫退出制造业的企业家、投资者,纷纷转向第三产业,尤其是餐饮业。这些进入餐饮行业的人,带着资金和经验,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餐饮行业作为一个“门槛低”的行业,吸引了大量跨界从业者。虽然外界看来餐饮业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但许多新入行的人仍然觉得这是一个简单且充满机会的行业。
过去十年,餐饮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掩盖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2013年以后,传播效率的革命性变化让一批新品牌迅速崛起。但这些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一个不健康的行业生态。如今,餐饮行业的红利期已然结束,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越来越多的新入行者将通过各种方式挤压现有品牌,价格战、促销活动成为常态。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许多小众品类,但它们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以成都为例,2023年出现的鲜汤米线、冒烤鸭等小品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迅速衰退。而一些传统大品类如火锅、快餐,虽然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竞争已经白热化,内卷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消费者需求从“丰富性”转向“经济性”,未来企业的竞争重点将从横向创新转向纵向深挖,如何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将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中国餐饮品牌的快速扩张,伴随着餐饮人才的极度匮乏。许多品牌虽然拥有庞大的门店网络,但在产品研发、营销、管理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支持,导致品牌难以长期健康发展。随着行业的竞争升级,如何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餐饮专业人才,将成为品牌未来成功的关键。
餐饮行业的倒闭潮在今年上半年集中爆发,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年底。市场上供需严重失衡,消费者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频率,而餐厅数量却持续增长。供过于求的局面下,大量缺乏竞争力的门店将被淘汰。
面对这一局势,餐饮从业者必须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行业的经营逻辑,摒弃以往粗放经营的模式,专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餐饮行业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内卷与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对那些无法适应的从业者而言,尽早转型或退出市场也许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优秀的从业者会看到机会,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在未来的餐饮市场中,连锁化和品牌化将成为行业的主旋律,而能否抓住这一趋势,决定了餐饮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